自“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多措并举,按月逐街开展交通秩序、“门前三包”占道经营、夜市摊点、扬尘管控、户外广告综合整治,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认真安排布置,做到任务到人、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全面推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营造良好道路环境。联合县交巡警大队、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重点对道路两侧机动车占道停放、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法加装遮阳棚(伞)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整治,着力解决交通治理难点、痛点。联合整治行动以来,共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2100余台、非机动乱停乱放969台、非法加装伞蓬1600余把。
二是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助力城市环境整治。各执法中队以落实“门前三包”为抓手,持续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向沿街商户发放“门前三包”责任牌、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宣讲“门前三包”责任制相关知识,要求商户自觉杜绝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等不文明行为。执法队员同时采取步行巡查的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门店占道摆放、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等各类违规违章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做到宣传、整改“两手抓”。截至目前,共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243份、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58份、整治占道经营2908处、清理乱推放165处。
三是规范夜市摊点管理,优化夜间市容环境。执法队员对三角塔、玻璃厂、十字街、八角楼等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夜市烧烤、大排档等经营场所进行逐一走访,向经营户耐心宣讲有关政策,与夜市摊点经营业户签订《2023年秀山县城区夜市摊点规范经营承诺书》,要求做到按时出摊、不影响交通秩序、物品摆放合理有序、自备垃圾容器和清扫工具、不乱倒污水,严格遵守“限时摆、铺地垫、讲卫生、不扰民”的基本要求。同时,设置夏季凉粉临时规范摊区13个,有序引导凉粉摊主规范经营。截至目前,排查夜市摊点288处,规范夜市经营257处,取缔流动夜市摊点65处。
四是渣土车辆严管控,扬尘治理不松懈。要求各执法中队对辖区内在建工地开展渣土运输源头治理,核查工地出入口冲洗设备及降尘设备配备情况;对运输车辆严管严控,在重要路段实行定点和机动巡查相结合机制,对未覆盖、未全覆盖运输及抛洒滴漏、无证运输、不按路线运输等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截至目前,共巡查工地98次,检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50台次;查处工地违规违法行为3起,查处建筑垃圾车辆违规违法行为1起。
五是着力整治户外广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各执法中队按照整治要求,采取徒步巡查的方式,对发现擅自张贴、喷涂小广告行为及时查处并清理;对主次干道、商业街等重点区域存有安全隐患的大型户外广告、楼顶广告、破损脏残广告、无主广告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切实做到“拆除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截至目前,清理乱张贴、横幅、墙体广告461处,清理落地灯箱广告31个,清理侵占人行道、绿地、花台设置的广告或指引牌39处。
六是规范城区占道施工,确保市民出行通畅。各执法中队对辖区内每一处临时占用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的施工围挡进行全方位排查,明确对围而不建、围挡延期、建成不拆等问题进行整治。执法人员对照标准和要求,逐一检查占道施工围挡审批手续,仔细核对施工内容、施工单位、地点位置、面积范围、时间期限等,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每日安排执法人员前往施工围挡现场,对照问题,逐一督促整改,销号处理。截至目前,已排查检查22余次,规范施工围挡7处,责令整改更换破损围挡2处。